第一次聽大崙山是從朋友傳過來的LINE 裡面有市政府
介紹他們在大崙山建了一個樹之亭
當時覺得好酷喔在山裡用樹建一個亭子
為了要目睹這難得的亭子於是就開始計畫去拜訪
也因此認識了這座大崙山而且也在一個星期內
去了兩次終於搞懂它的大崙頭山和大崙尾山的差別
第一次這麼認真去認識山的頭尾之別
上面那張照片是大崙山尾的入口處
沒想到階梯真的很多就這樣一直爬要認真地爬
要不然你就上不了山沒有怨言就是一直爬啊爬
因為我不認識它所以找孤哥哥幫忙要搭甚麼交通工具
到夢寐中的樹屋
結果我選了一條公車255覺得比較方便因為就在
終點最後第二站下車
剛看到階梯那麼多我的腦子馬上想到這不就是
我們的人生嗎處處都需要挑戰
走了好久發覺怎麼還沒看到我的樹屋呢
終於看到有人下山順便問一下
才知道她沿路上也被人問起樹屋的事
原來今天來爬山的人都是衝著市政府的訊息而來的
後來我也才知道今天我的入口處是大崙尾山
離樹屋比較遠
而如果要早點到樹屋就必須在大崙頭山入口必須
搭小18公車在碧溪橋下車
由於我在尾部要再走到頭部要一些時間
但那時已接近中午我沒帶糧食
才會有第二次再造訪的意願
所以也因此第一次的一再問碰到經過的山友
才讓我對大崙山的頭尾有一些概念
再加上網路的資訊和山裡地圖的說明
發覺我好像跟大崙山很熟了
終於在大崙尾山的終點有一個平台可以歇歇腳
蓋蓋章到此一遊這就是我的第一次拜訪
然後就打道回府
這個平台不錯樹木很陰涼確是炎炎夏日避暑之處
第二次再來就直接往大崙頭山
它是完全不一樣的開始要走產業道路
首先接近山口的就是一間石厝
如下這間房子
裡面是介紹台灣的山形構造用圖片說明很有知識性
外面的岩石就是介紹台灣火山噴出的石頭和其特性
這一間房子還是一個當地居民捐贈出來的
雖然它也還需要走階梯但感覺上好走多了
上面又是它的一個入口處
如果不想走太多階梯可以開車到這裡
再上山
市政府很用心在規劃這座步道
看上面這張圖就知道他們完全是以自然為伍
不破壞山裡的原住民樹木所以注重生態
是現代人的概念
終於看到這座山的新主角樹屋
說穿了就是包裝過的瞭望台
喜歡爬山的人都有的經驗
就是可以更靠近天空
視野更寬廣
眼簾看到的顏色都是清爽的綠
身體的四周可以感受到無比的清涼和舒適
身體的器官像被洗滌過有如脫胎換骨
心靈經過山裡高度的考驗無形也增強不少
就這樣身體和精神在一趟趟的薰陶下
每個登山者都比以前不一樣
難怪大家都樂此不疲一直要爬下去
大家加油囉
加油加油不斷地加油
反正現在油也便宜很多